古代没有空调怎么过夏天
越王勾践 一歇着就找空调房
越王勾践逛绍兴,休息食宿于冰厨——夏季为帝王供备饮食的地方。一个越王走哪儿都离不开空调房,也是醉了。——《吴越春秋》
原标题:没空调没冰箱 古人怎么过夏天
综合辽沈晚报、成都商报
皇上,
你是把爱卿往死里整啊
陈知节给唐玄宗李隆基上疏,李隆基请高力士找他来谈话。酷暑天,李隆基把办公室搬到了凉殿,风扇车带着水哗哗转,衣服都吹起来了。因为陈知节总埋怨李隆基浪费,李隆基就把他安排在石榻上,屋里一点儿阳光没有,哪儿哪儿都是凉水,陈知节屁股冰凉,李隆基还给他喝加冰的可乐——麻节饮,当时陈知节就不行了,几次举手上厕所皇帝都不让,硬给陈知节冻得出门就拉了一裤子。——《唐语林》
富二代们
吹着风扇车唱着歌
南宋刘子翚写夏天:长安的中产,六月不如夏。啊!风扇车的风在吹着头发飘动;啊!冰槛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的拍。重重屋檐遮阳光,谈吐间把夏天变成了秋天……五陵富二代,炎天多快意。啊!雪谷倒拖轻纱绢;啊!水盘放满甘脆香。嫩模们唱着歌,把酒洒到了竹子上……——《夏日吟》
地下室拯救南方人
宋代杨万里写南方夏天买冰:六月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……做饭的时候热得汗滴如雨,一听见卖冰的人吆喝,整个人都精神了。北方人藏冰,一窖的雪能养活一家人,甜美的霜雪啊如同压碎的甘蔗,年年都藏在南山下的地下室里……——《荔枝歌》
申叔豫 为不当公务员也是拼了
吹空调盖大被的鼻祖:楚臣申叔豫称病不上朝,夏天以冰为床,裹着好几层丝绵,穿着皮衣躺在上面。
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
贵族才能吃冰激凌
战国时代就有青铜冰鉴,冰鉴里放一圈冰,中间放一个壶,把酒放在壶里。《周礼》中,朝廷有专门的官吏负责每年寒冬时凿取冰块存放在冰室里,等到盛夏时节再取出——“掌斩冰,淇凌。”冰室称为“凌”,冰室的负责人叫“冰人”。唐代开始售卖“冰棍”,宋朝则有了刨冰。到了元代,元世祖忽必烈在牛奶中加入冰块、蜜饯和果酱,这就成了最早的冰激凌原型。据说为了保护冰激凌制作的流程和配方,忽必烈还颁布了一道除王室以外禁止造冰激凌的敕令。
开封避风塘的饮料单
孟元老写开封夏天的小吃,有麻腐鸡皮、麻饮细粉、素签沙糖、冰雪冷元子、水晶角儿、生淹水木瓜、药木瓜、鸡头穰沙糖、绿豆、甘草冰雪凉水、荔枝膏、广芥瓜儿、咸菜、杏片、梅子姜、莴苣笋、芥辣瓜儿、细料馉饳儿、香糖果子、间道糖荔枝、越梅、刀紫苏膏、金丝党梅、香枨元……都用梅红色的匣子装着。
——《东京梦华录·是月巷陌杂卖》
诗仙裸奔记
李白在树林里裸奔,白羽扇也不摇了,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,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。——《夏日山中》
白居易的智能化住宅
白居易在庐山游玩的时候,看上了一个好地方,就任性地用草盖了个房子,周围有瀑布、有巨树。房子西边靠山脚,用剖开的竹子架了个管桥,接引北崖山上的泉水。这些竹管像脉管一样分出水流,细水从竹管中流下,像细线一样悬挂空中,从屋檐灌注到水池里,连接不断,随风飘散。
——白居易《庐山草堂记》
葛仙翁 有颗想去马尔代夫的心
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,夏天喝醉了就去潜水,用仙家伏气之法呼吸,在水底一呆就是八天。——《遵生八笺》
袁绍的鸵鸟战术
袁绍在河朔的时候,三伏天嫌热,和家人成宿喝酒,喝到人事不省,也不知道热……然后大家还跟他学,叫“河朔饮”。
——《初学记》卷三引三国魏曹丕《典论》
越王勾践 一歇着就找空调房
越王勾践逛绍兴,休息食宿于冰厨——夏季为帝王供备饮食的地方。一个越王走哪儿都离不开空调房,也是醉了。——《吴越春秋》
青铜冰鉴
河朔饮
杨贵妃家有北极熊的血统
杨贵妃家特别奢侈,到了伏天,杨家人让工匠把大冰块做成山,在宴席旁边摆一圈,在座的人一边喝酒一边小脸冻得刷白。
——《开元天宝遗事》